HUSCAP logo Hokkaido Univ. logo

Hokkaido University Collection of Scholarly and Academic Papers >
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/ Faculty of Public Policy >
Peer-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, etc >

戰爭與廣播 : 東亞的電波戰爭

This item is licensed under: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2.1 Japan

Files in This Item:
academia_sinica_radio_0512chinese_kawashima.pdf374.83 kBPDFView/Open
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:http://hdl.handle.net/2115/11306

Title: 戰爭與廣播 : 東亞的電波戰爭
Authors: 川島, 真 Browse this author →KAKEN DB
Issue Date: 17-Dec-2005
Citation: 近代中國學會主辦「戰爭與日常生活(1937-1945)」研討會(第二場 紀録生活.主持人:陳慈玉.2005年12月17日.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)
Abstract: 1945年8月15日,日本『帝國』對國內宣布『終戰』的是天皇的嗓音以廣播向全國放送(玉音放送)。而在同日,蔣介石也用廣播向中國人民宣布戰爭勝利。日中同時藉由『廣播』宣布戰爭結束,這究竟象徵了什麼意義?現於台灣嘉義縣民雄成立有國家廣播文物院,除了收藏日本統治時代以來的廣播用機器,還有中華民國從重慶運來的英製廣播機器以及美援所贈與之機器。中華民國為什麼要特地從重慶運來廣播機器?又美國為什麼要致贈台灣機器呢? 1920-60年代,說是『廣播的時代』也不為過。1920年代出現的廣播具有聲音所帶來的臨場感、電波所帶來的即時性,給予東亞猶如媒體革命一般的衝擊。進而,在重視科學、速度的1930年代,廣播真的成為了時代的利器。戰後,在電視的時代來臨之前,人們對於雖然看不到但可以傳送到遠方,同時可以與他人有共同話題的『聲音』,其實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。透過廣播收音機傳送,所謂聽覺上的媒體--『廣播』,形成了音樂、新聞、報時、廣播體操等新型態的娛樂,也造就了李香蘭等廣播明星、受歡迎的播報員以及流行節目的出現。廣播式的媒體型態,對於雜誌、新聞等文字媒體也會造成影響,不論是語法或是說明方式都會出現新的體裁並形成標準。另一方面,雖僅為聽覺上的媒體,收音機所獲得的『聽眾』卻已超越知識份子代表的文字媒體。這顯示了一種大眾性質,使收音機橫跨男女老幼成為跨界的媒體。 具備這些特徵的廣播,理所當然地會受到當政者的注目。日本自昭和11年的的林內閣以降,總理大臣都會透過廣播來發表傳達自身信念的演說。阿道夫希特勒是最早將廣播用作大眾動員工具的人。戈培爾宣傳部長的想法對於日本的『思想戰』也有很大的影響。在此,我們可以發現思想宣傳與廣播有非常密切的關係,透過語言與資訊加以價值的創造、傳播這些機能,得以將人分群,達到集團化的效果。然而,在廣播理應普及化成為工具的同時,也成了被嚴格管理的對象。 另一方面,即使廣播對國外、帝國外發送,也沒有違反國際法的問題;較之於撤除敵境內的宣傳海報、或是文字媒體的宣傳活動都要來的有效。此時的問題在於收音機的普及狀況以及對方的干擾妨害行動,出現了可稱之為『電波戰爭』的狀況。各國競相以強力的短波發送來主張自身的正當性,同時也監聽並研究他國發送的電波。因此,在戰爭中有時用戰俘來進行招降的廣播,有時也因為轟炸機的空爆而需要利用到廣播的信號塔等,可以說在軍事上的利用也所在多有。 然而,不論是『心理戰』或是『電波戰』,廣播雖然透過收音機作為媒介,但開關不開也是不行的,因此要讓聽眾感覺到『收聽』的必要性。在這個意義之下,必須要配合聽眾而使用方言、也要花工夫來維持其娛樂性。另外,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問題是的是一定要有電力及電波。 這些一般性條件在滿州國多是很符合的。特別在廣大的空間及民族、文化的多樣性之下,滿州國存在急速完成國家統一的必要性,因此對廣播加以重視。進而,戰爭的局面之下,廣播不單單只是形成規範、意識,也是統合及動員的最佳工具。此外,不僅是滿洲,從帝國全體來看,為了確保日本本土及帝國全體的一體性,超越空間而發射出『人聲的砲彈』,對於可以提供『新聞』這種無變化資訊的廣播也更加重視,進而在對外宣傳上也廣加利用。從中國大陸開始,滿洲的廣播在世界的電波戰爭有其意義存在。在這樣的意義下,滿洲國的廣播事業開始發展,同時也忠實反映出滿洲國的性格。固然如此,在滿洲國的廣播自身所應有的樣貌下,很容易看到其極限所在。因此,可以發現廣播與親日國家之間的關係,從華北政權、汪精衛政權甚至台灣等殖民地社會與廣播的關係也可以發現。進而,若考慮到廣播的網絡性,透過東亞廣播協會等團體的連結,廣播可以說是一個以日本為中心將帝國連結起來,同時反映出『帝國』面貌的東西。 本文以滿洲國為中心,觀察『帝國的廣播』之狀況,並檢討當時在政治、社會上廣播所扮演的角色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對於滿洲國以外的地區,希望藉由觀察中華民國方面的狀態,也能對『電波戰爭』有所著墨。
Conference Name: 「戰爭與日常生活(1937-1945)」研討會
Rights: 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sa/2.1/jp/
Type: proceedings (author version)
URI: http://hdl.handle.net/2115/11306
Appears in Collections:公共政策学教育部・公共政策学連携研究部 (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/ Faculty of Public Policy) > 雑誌発表論文等 (Peer-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, etc)

Submitter: 川島 真

Export metadata:

OAI-PMH ( junii2 , jpcoar_1.0 )

MathJax is now OFF:


 

 - Hokkaido University